西北大学
中国陕西省公办大学
西北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创始成员,是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和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等院校之一。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由清朝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4月12日陕西巡抚升允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关于开办陕西大学堂的奏本,其中有光绪皇帝“著即督饬,认真办理,务收兴学实效,单并发”的亲笔朱批。奏本内容表明,光绪二十七年(1901)拨库银两万两(实际支出3万两),筹办陕西大学堂,首批录取的40名学生于1902年3月25日开学上课。
1911年10月27日,陕西高等学堂成立,辛亥革命后,陕西高等学堂更名为陕西高等学校。1912年,在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张凤翙的力主下,陕西高等学校与陕西法政学堂、陕西农业学堂等学校合并组成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最初定名为“关中大学”,1912年10月改今名。其前身为创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关中大学堂,以及陕西法政学堂、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三秦公学等校。1912年的西北大学分大学部、专门部和专门预科三部分组成,大学部和专门部设有文科、法科、商科、农科;专门预科又分为两部,第一部为文科、法科、商科之预备,第二部为农科之预备。
1913年创办的《学丛》月刊,仅晚于东吴大学的《学桴》月刊而成为全国最早的综合大学学报之一。
1914年6月,袁世凯通过陆建章夺取陕西都督兼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张凤翙职位,并派人逮捕西北大学校长钱鸿钧,更换校长为宋焕彩,导致西北大学衰落。
1915年春季开学时,仅有学生百余人,于开学不久即被陆建章宣布撤销,改为公立陕西法政专门学校(今西安市第二十中学校址)。之所以改为以法政为主的西北大学,其关键是法政为西北大学的学科主干,实际上是保留了西北大学的根基和血脉。而其校政主持者,亦为与西北大学密切相关者。
学校重建
从1915年到1923年底,其四任校长中:第一任校长周镛(石生)为原陕西高等学堂监督;第三任校长郗朝俊为原西北大学创设会委员、农科学长,原高等学堂留日法学学士,1946年8月起复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主讲宪法;第四任校长蔡江澄(屏藩)于1923年长校不久,即被任命为国立西北大学重建筹备主任、交际主任兼法科专门部(后改法学系)主任、教授评议会成员等。陕西法政专门学校不仅保留了西北大学的学科主脉,而且也保留了其优良的革命传统。
1923年8月,刘镇华启动西北大学的重建工作,征询甘肃、新疆两省的意见,并成立了以傅铜为处长的西北大学筹备处,积极在西安筹组西北大学。但甘肃教职员联合会却对西北大学设址西安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甘肃地处陕、新两省之间,三省筹办西北大学,校址尤以甘肃为适中。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的白眉初在《京报》中支持西安作为校址,认为大学应位于交通和历史价值高的地区。刘镇华因此加大了在西安设立西北大学的宣传力度,并得到康有为的支持。1924年1月,经过曹锟当选总统后,北洋政府正式批准了西北大学的立案,并任命傅铜为校长。
人才加盟
1924年3月,西北大学正式开学,设有文学院、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院和应用科学院。语言学家罗常培、水利学家李仪祉、诗人吴芳吉、文学家胡小石等教授加盟该校。同年暑假,鲁迅和爱因斯坦的中国学生夏元瑮,以及多位教授如蒋廷黻、陈定漠等人受邀到西北大学讲学。1927年1月,国民联军解围入城后,以总司令部名义命令西北大学所有一切校产经费改为办西安中山学院。
躲避战乱
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为基础,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面对日本军队逼近潼关和西安被频繁轰炸之险情,教育部决定将西安临时大学迁至汉中。3月16日,迁校工作开始,工学院作为第二中队,分为五个区队,共有500多名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他们携带陕西特产“大锅盔”(似饼面食)和咸菜等干粮,先乘火车到宝鸡,然后步行500多里,翻山越岭到达褒城。4月3日,学校师生在南迁后不久,教育部宣布将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并将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合并入校。5月2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正式开学,并举行开学典礼。7月,教育部再次调整,将西北联合大学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1939年8月8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为国立西北大学,同时将原有师范学院和医学院分出独立设置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国立西北医学院。次年4月,教育部决定将西安作为国立西北大学永久校址。
护校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大学迁至西安,国立西北工学院迁至咸阳。1946年8月初,教育部决定将国立西北医学院并入国立西北大学,改为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西北大学医学院汤泽光和万福恩院长因迁校和护校斗争而辞职。在此期间,国民政府试图将西北大学迁至四川,但受到马载坤、张时等人抵制。教授和职员们组成护校委员会,工人和学生们也组成护校队进行巡逻。1948年11月,胡宗南命令西北大学迁往成都,引发学校反迁校运动。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后,军管会进驻西北大学。
兴兴向荣
1949年9月,陕西师范专科学校和陕西商业专科学校合并入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大学的多个系科并入或组建多所高校、研究院所,被誉为陕西乃至西北高等院校的“母体”,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西北大学医学院分离成为西北医学院。同年,西北大学招收了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专业学生,怀抱着“我为祖国找石油”的热忱与理想,为中国石油地质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也因此被称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12月8日,“国立西北大学”改名为“西北大学”。
1952年,西北大学外语系俄语组独立为西北俄文专科学校。1953年,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分离成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西北大学经济系分化为陕西财贸学院。1972年,陕西工业大学撤销,其化工系合并入西北大学。
1978年,西北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同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后,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和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学校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部分学位授予单位按一级学科行使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12月,学校入选“211工程”。1999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2001年进入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院校行列;2009年成为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2015年10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唯一试点高校。
2016年5月7日,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在整合原西安交通大学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5月21日,故宫博物院与西北大学联合成立故宫学院(西安)签约暨揭牌仪式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举行。
2017年进入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同年5月,西北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五所高校共同签署“长安联盟”合作协议,成为长安联盟创始成员之一。同年9月,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北大学举行,同时学校也为该联盟成员。2017年11月,西北大学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18年1月5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在西北大学揭牌。4月23日,西北大学与西安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20年3月,入选“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5月,学校与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西北大学附属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北大学附属西安高新医院揭牌成立。7月,西北大学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9月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成立西北大学南海研究院。10月15日,西北大学与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部电影集团合作共建西北大学西安电影学院。10月27日,西北大学朱雀金融研究院成立。11月,陕西省黄河研究院在西北大学成立。
2020年12月11日,西北大学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联盟”。西北大学于2020THE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43位;在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的排名中居第45位。之后,在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中,并列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第43位。
2022年5月16日上午,陕西省孔子学院联盟成立,联盟首批理事成员单位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及西安博爱国际学校七所合作共建孔子学院(课堂)的院校组成。7月17日,西北大学在太白校区举行冰峰饮品研究院揭牌暨聘任仪式。9月,西北大学等高校联合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
2023年6月27日,西北大学吉尔吉斯斯坦研究中心成立。8月2日上午,西安市长安区医院与西北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西北大学长安医院揭牌仪式在长安区医院举行。9月22日,西北大学和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举行宋庆龄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10月21日,西北大学阿尔及利亚研究中心成立。12月10日,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在西安成立,西北大学为首批“共建高校”。12月29日,西北大学科技园在咸阳高新区揭牌成立。
2024年3月6日,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在西安揭牌成立。5月27日,西北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教学中心落成。9月,西北大学“鲁迅纪念室”揭牌。10月28日上午,“西北大学附属安琪儿妇产医院签约揭牌仪式”在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西北大学设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开设8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法学、物理学、化工学、医学等多个学科。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西北大学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2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3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西北大学有教职工308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西北大学有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3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截至2024年6月,西北大学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大奖励。
合作交流
学校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截至2024年6月学校已与美、英、法、德、日等近30个国家及地区的1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2023年12月28日,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副州长哈姆拉耶夫∙博蒂尔江以及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贝克佐德∙巴霍迪罗夫一行5人访问西北大学。西北大学校党委书记蒋林,国际部负责人以及该校乌兹别克斯坦籍留学生代表出席座谈会。双方就携手探索更多合作机遇与具体项目,共同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复合技能专业人才,推动双方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中乌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新贡献展开会谈。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西北大学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个国家级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1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14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大奖励。2022年11月,西北大学牵头申请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苏尔汉河流域古代人类文化与环境联合研究”等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分重点专项项目立项。
2024年9月4日,记者从西北大学获悉: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岳田利教授团队从雪莲菌中分离出了一株新型富硒单孢哈萨克斯坦酵母KU2菌株,为补充人类膳食所需的有机硒提供了新途径。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9月,西北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8411平方米,阅览座位3633席。馆内设有书刊库5个,密集书库1个,样本馆1个,阅览室3个,借阅室5个,期刊查阅室2个,古籍查阅室1个,民国图书查阅室1个,累计纸质藏书340万余册。
截至2022年9月,西北大学图书馆有电子图书300万余册,电子期刊115万余册,数据库204个,学位论文500万余册,音视频7万余小时。图书馆管理主服务器为IBMP740小型机,磁盘阵列存储量为53TB。
校园文化
学校识标
西北大学校名字体来源为鲁迅在国立西北大学讲学期间与西北大学教师的回信。
西北大学校旗为校长方形蓝色旗帜,中间为白色中文校名,左上方为学校徽志。
精神文化
西北大学校训为“公诚勤朴”,该校训较为原始解释出自黎锦熙教授1944年5月撰成的《国立西北大学校》中:“‘公诚勤朴’校风养成,盖与西北固有优良之民性风习相应。夫‘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足以去贫,非仅治学修业宜尔也。勤以开源,朴以节流;然朴之意又不止此,乃巧诈之反。‘今之愚也,诈而已矣’,此足以去愚,凡诈皆愚也。公以去私,用绝党争。‘诚者天之道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足以去弱。弱源于虚,诚则实矣。‘贫、愚、私、弱’,人皆知为吾民族之所苦;勤朴公诚,正其对症药也。”
“公”即天下为公。《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表达一种大同理想社会。“天下为公”为孙中山先生终生所倡导之精神。黎锦熙以“公以去私,用绝党争”释之,表达西北联大以国家建设与民族事业为已任强烈使命感。
“诚”即不诚无物。《礼记·中庸》中:“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黎锦熙认为,“诚”可以“实”去“弱”去“虚”,蕴含西北联大师生以诚待人,以诚做事,忠诚于中华民族精神。
“勤”即勤奋敬业。《尚书·周书》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而黎锦熙指出:“勤以开源”;“夫“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足以去贫,非仅治学修业宜尔也”。其为西北联大师生忠于职守、奋发有为之表征。
“朴”即质朴务实。《论衡》中:“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儒家认为质朴与文饰相对。道家主张“朴”即朴素、本真。黎锦熙说:“朴以节流;然朴之意又不止此,乃巧诈之反。‘今之愚也,诈而已矣’,此足以去愚,凡诈皆愚也。”把“朴”解释为节俭节流,不事雕琢,与世无争,埋头苦干。其为西北联大师生艰苦朴素、质朴务实之真实写照。
西北大学校歌为《西北大学校歌》,由刘卫平作词,王焱作曲。
西北大学校长办公会议于2002年4月15日研究决定,2002年10月15日举办百年校庆,并确定每年10月15日为西北大学校庆日。
社团文化
校区情况
太白校区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地址为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229号。该校区开设了地质学系、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MBA教育中心、MPA教育中心等学院、碳中和学院。
长安校区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地址为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街1号。该校区开设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数学学院、科学史高等研究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物理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城市与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和数据中心、文化遗产学院、历史学院、中东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等学院、碳中和学院。
桃园校区
西北大学桃园校区地址为西安市莲湖区高新四路155号。西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该校区办学。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有一座古朴幽雅的实际寺亭——唐代实际寺遗址。根据北宋史家宋敏求所撰《长安志》记载,实际寺之地本是隋初名臣长孙览妻子郑氏的宅院,后来改建成实际寺。在唐长安城108寺中,实际寺是格外重要的一个寺院,它是唐长安城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也是唐高僧云集的场所。三论宗之吉藏,净土宗之善导、怀浑,律宗之鉴真,皆曾在实际寺生活或受戒,在弘传中国佛教的历史长河中,都写下了可贵的篇章。
校友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大学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0余万名,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领导干部。西北大学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的摇篮”。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西北大学.
Northwest University.西北大学英文版官方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08:3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